首页 >> 新闻资讯 >>公司资讯 >> 聊聊创业这事儿
详细内容

聊聊创业这事儿

时间:2020-11-01     作者:肖国一   阅读

   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政策扶持以及资本市场的成熟,一大批创业公司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尤其一些公司抓住了行业发展的机会快速融资壮大,成长为巨型独角兽,直至IPO。就像滴滴、头条、拼多多这些明星企业,几年时间就走过了传统企业几十年的路,其创始人的成功故事经常让人热血沸腾。但是,创业,绝不仅仅是成功时的风光,每一个成功故事背后都必然有着大量不为人知的无奈和心酸。

   银河创想是一家创业公司,公司也走过了几个年头,我们仍然在不断尝试新的产品方向和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走过弯路,痛苦过,跌倒过,但是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了下来,一次又一次的变的愈加强大。去年公司业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管理团队也对今年的发展制定了详细规划,但是年初突然爆发的疫情让我们措手不及,公司的发展受到了一些影响。疫情期间,我仍然每天到办公室,尽管这对公司缓解负面影响帮助不大,但是望着办公室里生机盎然的绿植,对我是极大的心里安慰。之前写过一篇风险管理的文章,就记录了我当时的心情,现在回想起来仍然颇有感慨。

   创业起步时,只是一家小公司,团队也没那么光鲜靓丽,很多时间都在为明天往哪儿走、怎么走而焦虑。如果说,创业这么艰难,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为之努力?因为创业是勇敢者的游戏,是去一个未知的地方干一件未知的事情,你不确定能否走到尽头但是必须时刻全力以赴、持之以恒;是一件如果能够有所成就将极大实现个人价值、成就自我的事情。创业的难,不在于面对成败,而是这个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挑战、压力和苦苦挣扎。公司发展不顺,你的压力会很大,公司发展顺利业务越做越大,你的担子也会越来越重。创业,是一条生死路,要用与工作完全不同的心态去面对,需要坚持自我,需要一直不忘初心,需要始终牢记使命,需要经历时间的洗礼。创业是一门”三高“的(门槛高、风险高、回报高)生意,做起来难度不小!

 1. 扪心自问

   创业是一场马拉松长跑,但比马拉松残酷的地方在于很多创业公司活不过三年,只有6%的幸运儿能够持续10年以上。初创公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败:政策风险、市场变化、团队调整,一个偶然因素就足以引起公司系统性的垮塌造成业务终结。创业过程,将长时间面对不确定性和各种挑战,创业者必须具备足够强大的承受能力,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蜕变升华,这个主动改变、快速成长的过程会伴随着各种痛苦,而且这些痛苦皆来源于你的刻意所为,你必须心甘情愿的接受并不断制造更多挑战,非有大意志者难以坚持。

   创业是一项对个人综合技能要求极高的工作,需要在市场、商务、运营、管理、技术、人脉、资源、胆识、魄力,眼界、心胸、格局、认知、学习等等诸多方面都具有较强能力,除了要求专业方面有所成就,更要求底层通用能力不存在短板。一些技术专家因为掌握了核心技术想着自己创业,对于这种情况我个人是不建议的,至少不应该以公司领头人的身份创业。技术人,尤其专业突出的技术人,习惯以技术视角看待世界,追求的是事物的客观性,往往过于纠结自己价值观层面的事实和公正。对社会的运行规律认知不深,对解决复杂的社会工程问题往往力不从心;对人性理解不深,个人的性格打磨和修炼难以有效带领团队拿到结果。其次,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有团队的支撑,借助团队的力量放大个人的愿景和能量,但是一些技术人对此并不擅长。

   创业者注定是孤独的,很多时候你的想法、你要做的事情、你预见的未来并不会被团队理解,但你仍然需要坚持,你必须一次又一次的让团队向着设定的目标前进,尽管这个目标实现了也并不一定能够带来胜利。创业者本身承受着巨大压力,但是还要时刻鼓舞他人,即使即将山崩地裂,你仍然要在团队、合作伙伴和家人面前谈笑风生,以自身的信念激励士气,给团队以能量和信心。这样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创业是一条生死路,充满各种挑战和挫折,每天都会冒出新的、更大的挑战等着你去解决,没有坚定的意志、以及对事业真正的热爱是无法坚持的。创业前一定要想清初心,如果不是因为对创业这件事情本身有真正的热情,对要做的事业充满激情,仅仅是因为外界因素干扰:工作不顺利、晋升遇到瓶颈、工作内容感到厌倦、岗位发展空间没有信心,或者对自身的某些短板难以改变,就头脑一热去创业,那结果其实在你开始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创业不是灵丹妙药,它无法解决你固有的问题。如果你自身存在某方面的短板,那这些短板不会因为你参与创业而消失;相反,创业更像一面带着过滤功能的放大镜,你的强项并不会太突显,但是短板却将暴露无遗还会被大幅度放大,变成事业发展的阻碍。创业是竞争中的剧烈拼杀,是没有硝烟的战斗,它不是学习和演练的地方。创业要有一个好心态,不能为创业而创业,抱着挑战和学习的初衷做一项你内心并不真正热爱的事业是在自讨苦吃,要对自己有全面的认知,想清楚,想明白你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因为外界因素干扰而选择一条Hard模式的路。

   慈不掌兵,为了企业的成功,创业者必须有决断的勇气。设想一下,创业团队的每一个人都非常辛苦,但是你发现某位成员的工作结果让人不满意,而他确实在为公司全身心投入,你该怎么做?如果有一天公司快速发展,有人的进步慢慢跟不上公司的发展节奏,你怎么办?你是否能够选择那个很难但是却对公司发展有利的处理方式?类似这样的考验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会碰到很多,创业者应该以公司的核心利益为出发点。创始人如果没有一股子狠劲儿,是做不成事儿的,我相信这既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你对其他人的要求。经常有人问,你公司规模不小了,营收也算有保障,为什么还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非要选最难的那条路?轻松一点它不香么?我要说,创业是一件逆规律的事情,要在无序的环境中创造秩序和组织,调动团队的合力,在任何时候每往前迈一步都需要超出你当前掌控的资源。创业者要对团队负责,要对家人、朋友、投资人负责,要对一起奋斗的人有说法,就像是一驾上山的马车,山路越来越陡峭走起来越来越费力;如果那一刻你停止前进了,再没有了往前的冲力,车必然无法保持静止,它就要开始倒退,退的会越来越快直至谷底。

   放空自己,如果带头人是公司最忙的人,每天都淹没在具体的工作中无法自拔,甚至没有时间思考公司的发展方向,没有空闲学习成长,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同行交流,那公司就处在很危险的境地了。带头人放下”找人,找钱,找方向“的核心工作,分不清决策和执行,被各种细节问题纠缠,把自己降格用成了执行者,没有时间做统筹规划,说明团队的建设不够成熟。创业者要持续的提升自我认知,团队带头人的认知水平直接决定了这个团队的水平,保持学习的心态涉猎群书,广泛学习宏观规律、企业管理、战略方向等内容,保持持续的信息输入。还要跟各行各业的人沟通交流,和真正的高手切磋才能碰撞出火花。有时候只是一句话,一个随口而出的点子,就能够让你在竞争中多获得一点优势。

2. 拉帮结派

   创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靠个人不可能全局把控,必须要找到合适的人组建团队,团队成员必须具有互补的能力,市场、技术、商务、运营等缺一不可;同时团队成员之间要具备足够的信任关系;具有一致的价值观,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有明确的共同认知。互补的团队才具备足够的韧性,能够经受风吹雨打的考验。团队有的人是风风火火的脾气,有个火星就要着,战斗力爆表,做决定又快又狠,决策时不会因为却步不前而坐失良机;有的人,更理性和稳定,决策时不会因为太过激进形成风险。两种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避免机会丧失同时又不会造成太大风险。创业公司规模小,没有品牌,待遇和福利跟成熟大公司也没法比,要找到合适的人比较困难,这时候要拉帮结派组建团队,就要用到”3F“原则。3F是英文Family,Friend和Fool的简称,创始人身边的家人、同事、朋友是初始核心团队成员的重要来源,以及Fool。当然,这里的Fool不是傻瓜的意思,而是特指那些真正认可公司价值观、真正相信公司愿景和使命的人,强烈的信念使得他们能够更关注公司的发展。

   团队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冲突。创业公司事情繁杂,还要求事情快速推进落地,不同人之间难免存在不同的视角和做事方式,冲突在所难免。我相信以最优完成工作为目标的碰撞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对此我是鼓励的:不同人从各自的视角阐述对事情的理解,充分讨论,理不辩不明,只有经过充分的沟通,才能形成对问题更全面的认知。但是对待冲突,有两个重要原则需要坚持:第一,对事不对人,所有的”争吵“都必须围绕工作本身,如果存在刻意针对个人的攻击则必须坚制止;要形成良好的氛围,让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而不用担心失去别人的信任,不必害怕得罪人;第二,冲突可以有但是不能拖延,创业公司机会总是稍纵即逝的,如果因为论证造成决策链变长,就很可能错失机会,即使冲突没有结论也要尽快拍板做决定,动起来最重要,千万不能等,一等很多事情就耽误了。

创业团队的沟通,要简单高效,言简意赅一针见血。本来公司的事情就很多,如果沟通时还遮遮掩掩,一个意思的表达绕好几个弯儿,说的人费话花心思,听的人一头雾水。沟通不畅,信息交互就慢,存在的问题难以暴露,那就是在为公司发展人为制造困难了。团队的每一个成员要做到基于信任的高效沟通,该说的问题不回避,说清楚说明白,越是涉及整体利益的事情就越要公开透明,毫无顾忌的说,不必担心得罪人,丑话明说才是正道。冯仑在《抗住才是本事》里边讲了他公司发生的一件事儿:因为一些原因合伙人要离开团队,但是冯仑还要继续公司运营,要树立自己在公司的权威(需要证明合伙人是错误的),怎么办?在员工面前公开批判?那朋友肯定是做不成了,变成仇人也说不定。冯仑的做法就很聪明,他找到这位合伙人,直接告诉他:我要立威,我要骂你,不但要骂还要骂三个月,三个月之后团队稳定了绝不再骂。这位合伙人表示了理解,虽然会在背后被人骂,但是因为这事摆到明面上说了,提前说清楚了,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后来两人保持了良好的朋友关系。

创业公司要发展,必然离不开团队的力量,也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如何对股权进行配置是一个重要事项,这个话题在此文中不会深入展开,但是有几个常识需要创业者了解。第一,公司在引入人才的时候,对于期权的分配要慎重。有的创业团队为了引入人才,承诺大量股权,员工放弃了之前的优越条件加入公司,结果发现这个人的能力和之前的判断有较大差距,怎么办?继续给股权是损失,还会影响其他人的工作积极性;不给,于理于法也说不过去。因此,每一次引入人才都要慎重,双方应该对各自的期望目标充分沟通,对公司价值和个人能力按照当前的情况进行评估(不同时刻,不同的位置和角度,价值的评估和能力的估价会发生变化,基于当前谈才是合理的)。给人才的期权也不要一次派发,需要根据设定的目标和成熟条件,逐步落实。第二,公司的股权结构不要搞平分:见过有的公司三个合伙人每人33%,5个合伙人每人20%。设想一下,在关乎公司发展的问题上,创始人始终没法达成一致,投票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权重区分,会对公司造成多大的影响?起初,公司必须有大股东绝对控股,才能够快速拍板决策。同时,如果大股东的股份不高,那随着公司的发展派发员工期权,引入资本投资等,在公司早期创始团队就有可能丧失控制权,甚至出局的情况也并不罕见。作为创业者,应该在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关注67%,51%,34%,10%这几个关键的股权比例,保障公司的顺利发展。

3. 笑对成败

 创业,失败是大比例事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平常心对待错误。毕竟,只有不做事的人才不会犯错,只要在创业的路上就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创始人应该认识到自己不是万能的,打造一种鼓励试错,允许失败的文化氛围,让整个团队可以无所顾虑的不断调整和尝试,适应前进过程中宏观形势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可能,当你回过头看的时候,你所做的事情和之前的预想已经完全不同了。即使这样,那又如何呢?毕竟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成长和经验。

 生活虐我如猪狗,我待生活如初恋,创业也是,保持平常心,勇敢的向前冲!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9号得实大厦二层中区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755006      

邮箱:service@yinhechuangxiang.com  

网址:www.yinhechuangxiang.com

关于我们

北京银河创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创想)成立于2015年, 是一家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软件与信息化研发服务供应商。银河创想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具有CMMI5、ISO9001、ISO27001、ISO20000、ISO14001、ISO45001、ISO50001等相关资质认证,在多个行业领域具有软件著作权。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